Latest

眾人皆醉我獨醒

這篇文章會非常短,主要想寫下我最近的一個想法。 從結果看,世界上厲害的人很少,極為差的人也很少,我們大部分的人其實水平差不多,就像中產階級佔社會大多數一樣,很多事情好像都是一個鐘形曲線。 如果一個人的行動決定事情的結果,那麼其實我們大部分人每天都做差不多的事情,人生的軌跡也有很多的共同點。每次看到一些特別厲害的人的生平,你就會發現他和你的軌跡有天淵之別。 按這個邏輯,要擺脫平凡,行動就要與眾不同,能看到所有人都看不到的機會,鐘形曲線的兩邊是兩個極端, 你怎麼知道你究竟是天才,還是傻瓜呢?我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每天做的事情和大部分人一樣,你就會在鐘形曲線的中間範圍。 這是一個人的選擇,並沒有對錯,只是當自己每天庸庸碌碌的生活的時候,就不要羨慕別人高於平均的回報,也不要嘲笑因為勇敢嘗試而失敗的人。
ZhiZhi Gewu

論分工-原富(國富論)的總結

對於原富,又名國富論這本書,我斷斷續續的看了幾次,每次都沒有完成。第一次是看英文版,但古老的英文,看著實在辛苦,最後放棄了;第二次是看中文版,終於能看懂文字了,但Adam Smith實在太厲害了,看著還是吃力,也沒看完。這兩次看這本書,有感大學的經濟基本都是基於這本書的, 又覺得讀經典是很有必要,所以又拿起了這本書。透過我寫總結,希望能幫助我學習。 第一篇 論勞動生產力改善的各種原因,並論勞動生產物分配給人民各階層的自然秩序 第一章 論分工 這一章,我覺得是比較簡單的,Adam Smith 一上來就說,勞動生產力最大的改善都是分工的結果。 你不得不佩服Adam Smith的觀察力,他以製針業的分工為例,說明如果工人獨立工作,每天能生產的針會少很多;又以農業為例子,解釋為什麼農業的工作不能完全分離出來的原因是因為農業有季節性,一個人不能只從事一種勞動,這又解釋了為什麼富國的農業未必比貧國好。 分工帶來的生產力提升,主要來自三方面: * 每個人技巧的增進 * 省下轉換工作失去的時間 * 發明機器,減少勞動力
ZhiZhi Gewu